恒溫生化培養箱是微生物、細胞及生物樣本培養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科研、醫療、疾控與質檢領域。其性能發揮不僅依賴硬件精度,更取決于操作規范。若使用不當,易導致溫度失控、交叉污染、樣本失效甚至設備損壞。掌握
恒溫生化培養箱的科學使用方法,是保障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關鍵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:清潔、校準、環境確認
清潔內腔:用75%酒精或中性消毒液擦拭內膽、擱板及門封,避免殘留污染物;
檢查設備狀態:確認溫度傳感器無遮擋,風機運轉正常,門封完好無老化;
放置環境合規:置于通風干燥、遠離熱源與強電磁干擾處,四周預留≥10cm散熱空間;
預熱空載運行:長期停用后,空箱設定目標溫度運行2–4小時,穩定溫場并“自凈”。
二、樣本放置規范
容器選擇:使用帶蓋培養皿、密封試管或專用培養瓶,防止水分蒸發與交叉污染;
合理布局:樣本勿緊貼內壁或堵塞風道,擱板間留足間隙(≥3cm),確保氣流循環均勻;
避免超載:總負載不超過擱板承重(通常≤15kg/層),過量堆放會阻礙熱交換,導致溫差增大。
三、參數設定與運行監控
按需設定溫度:細菌常用37℃,霉菌25–28℃,低溫保存可設4℃,嚴禁超范圍使用(如>60℃可能損壞傳感器);
啟用定時功能(如有):避免長時間無人值守,尤其對敏感樣本;
實時觀察記錄:通過防霧觀察窗查看樣本狀態,定期記錄實際溫度(建議每日2次),發現異常及時處理。
四、使用后維護與安全
及時清理廢棄物:培養結束后立即取出樣本,清除灑漏物,防止滋生雜菌;
定期滅菌:每周開啟紫外燈照射30分鐘,或使用高溫空載烘烤(60℃,2h)進行消毒;
斷電清潔:長期不用時,拔掉電源,保持箱門微開,防止濕氣積聚與異味產生。